记者手记:“过河越湾”进行时丨大湾区 大未来
由《直播港澳台》团队出品
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@直新闻
四月的湾区,盛夏将至,“大湾区、大未来”走访活动就在这愈发热烈的时节开启。
我和摄像李响走的是东线,从深圳出发,经过惠州、东莞,最终达到广州,短短六天收获满满。宏观政策具化为一个个正在推进的项目;区域内城市间互补的优势,因每天上演的湾区故事而可感;梆簧响、粤剧起,割不断的是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。年轻人乘风而上追逐梦想,他们是大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,也为新时代的湾区精神写下新注脚。
■ 过河越湾
“小河弯弯向南流,流到香江看一看”,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。流淌在深港两地间的深圳河,见证了香港和深圳的共同成长,所以人们也常常将河两岸两座城市的交流、沟通、合作形象地称为“过河”。
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去年10月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时就特别谈到了“过河”,她说不介意人们常说深圳GDP超越香港,相反港深之间要继续相互“过河”,例如资金“过河”、人才“过河”、科技“过河”等,要将合作提升到全新的台阶。犹记得专访在香港掀起全民讨论潮,许多人为深港“过河”贡献真知灼见。
我们的走访就来到堪称深港“过河”的两个支点——前海和河套。在前海,世茂大厦45楼有一面落地玻璃,上面写着距离香港10公里,这是深圳与香港最直观的距离。而河套深港创新合作区,跨境接壤,地处深港的“直接结合部”。
先说河套,这里总共接近4平方公里,香港有不到1平方公里的园区,深圳有3平方公里园区,“一区两园”优势互补效应显著。
两年来,深港双城对接和落地的项目共计138个,其中具有港澳背景的项目近30个,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才“过河”,在这里寻求发展机会。
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丁克,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,经由香港同学的推荐入驻合作区。谈起团队近三年从零起步,到现在千万营收的经历,丁克难掩感激之情。他说当时手机里存的都是区团委的人,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找到他们,“非常接地气”。除了主动询问需求,合作区还尽可能推介他们的产品,包括为企业拍宣传片,在各种大型商会和参观活动时演示他们的产品。
而另一位创业者、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何耀威谈起了在香港研发,最终落地深圳的考量。何耀威团队主营血糖测试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与销售,产品2013年在香港就展开了相关技术的研究,最终选择入驻深港创新合作区。“深圳这么多年已经积累了很多科技人才,创业气氛浓厚。而且具备较为完善的供应链、产业链和技术资源,可以最快把研究从实验转化为商业化产品。”何耀威说最终选择落地深圳,看重的不只是深圳本身,而是深圳辐射广大内地市场的优势。
如何耀威所说,沿着珠江一路向东可以发现,“过河”已经不只是深港双城的联动,还包括港澳与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联动。在惠州,如今7个香港人中就有1人是惠州籍乡亲,旅居香港的惠州籍乡亲有100多万人。在造访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时,仲恺新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会长宋东就向我们介绍说,因为血缘关系,有很多惠州籍的旅港人士回到内地后,愿意将惠州作为自己的创业基地。而随着广深港高铁的开通,从惠州到深圳北的行程缩短到22分钟,到香港西九龙减少至81分钟,便捷的交通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到惠州投资创业。跟何耀威的看法相似,宋东说,“粤港澳大湾区,比起世界上其它的湾区有更广阔的人才优势,广阔的地理面积,内地有很强大的应用市场和产业转换的良好基础。”
宋东所言不假,在我看来,“过河”的概念已经延伸至“越湾”,大湾区的前景“超越”大湾区本身,延展到整个内地版图——我姑且称其为“过河越湾”。
在广州走访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时,我们专访了一对“港夫广妻”。原本从事金融行业的丈夫李剑禧为爱从香港奔赴广州,与妻子孙嘉晞一起创业。李剑禧谈到,自己原本是想投资实业,但是内地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让他大为赞叹。他说,内地的电商直播带货行业非常成熟,从解决货源到直播带货的产业链非常完备。这让他看到了商机,并最终投身该行业。原本夫妻俩做好了至少亏损一年的打算,不过现在创业一年有余,他们的短视频播放量能稳定在10万以上,也有了清晰的盈利模式。“网络没有边界”,线下扎根于大湾区,线上做着全中国、甚至全世界的生意。在我看来,“港夫广妻”的实践,实在是充满了想象力。
“港夫广妻”
■ 城市集群
颇为巧合的是,“大湾区、大未来”走访活动结束后,深圳密集迎来了第七次党代会和“两会”,换届落定,深圳新四套班子全部亮相,坊间自然高度关注。我则特别关注深圳在湾区建设议题上的未来擘画。2021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就多次提及湾区建设,强调要“深入推进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。我们在深圳的行程涉及创新创业、智慧城市、人文交流等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场亲眼见证的莲塘口岸的通关速度——客运最快10秒,货运压缩至3分钟的“一站式”通关,环比压缩时间超过50%。交通互联是人员物资流通、创新发展的基础,这样的速度也必将拓展深港合作新空间。
如何利用湾区的城市集群优势,广东省早有布局。去年,广东省委、省政府提出,科学制定广州、深圳等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,以都市圈为引领,中心城市与周边城乡同城化发展,深圳都市圈呼之欲出。除了深港合作,由深圳带动的深莞惠三城联动案例比比皆是。比如总部在深圳的华为,其手机终端基地在东莞,而电池、天线、屏幕等部件供应商在惠州。比亚迪的总部同样设在深圳,比亚迪电子、比亚迪电池生产基地则设在惠州大亚湾。数据显示,三座城市2020年GDP达4.15亿元,占广东省的37.5%,充分显示出增长的活力。
如何进一步激发城市群的活力?我们在深圳都市圈内看到的是创新升级。“双区驱动”、“双区叠加”下的深圳,以“创新驱动”领跑,近年来主要创新指标实现“翻番式”增长。来看两组数据: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,占GDP比重达到4.93%左右的国际先进水平;2020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670.24亿元,同比增长3.1%,疫情冲击下经济显示出强大韧性,实现逆势增长。
被称为“世界工厂”的东莞,过去走的是一条外向带动起步、以制造业立市的道路,长期以来和香港是“前店后厂”的模式。2020年,东莞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,位居广东省第一,形成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,但从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占比看,除电子信息制造业外,拥有的支柱不多。因此在制造业产业链完善这一优势的基础上,东莞市提出“先进制造中心”的目标,以“科技创新+先进制造”的模式规划发展。
而其中,对推动这一转型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科技源头创新。被称为“国之重器”的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就落地东莞,依托散裂中子源的应用,东莞市在附近布局了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——松山湖材料实验室,不到三年聚集了24个创新样板工厂科研团队。
散裂中子源模型图
莫卓亚团队是入驻松山湖的创新团队之一,主攻人工智能垃圾分选机器人研发和应用,研发团队和工厂都在东莞。莫卓亚形容东莞为“半小时供应链”,也就是半小时内能够拿到机器人设备所需要的所有零件。
在创新协同方面,惠州目标是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,支持深圳开展能源、新材料、半导体、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。惠州市科技局局长黄育勋在随车采访时,和我聊起了惠州当前发展的现状。他坦白说,惠州的短板很明显,基础教育和创新动力相较于粤港澳大湾区其它城市较差,而且创新90%来自企业创新。
如何突破困局?黄育勋说一是搭建平台,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持开放的态度,二是鼓励本地骨干企业走出去,在外地设立创新研究基地,比如绿色高能锂电池供应商亿纬,对其在海内外的研发和落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。另外一个设想就是在深圳等地设立由惠州政府支持的青创基地,实现异地孵化,惠州成长及多地共赢。
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,总面积约5.6万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8000多万人,这些超过“世界三大湾区”的基础优势,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力所在。黄育勋的坦诚也让我颇有触动,湾区各城市虽然因历史原因发展不均,但各有所长各有特色,只要主政者勤于思考勇于改革,真正发挥各自长处,就能形成更强大的区域优势, “组船出海”,乘风破浪会有时。
■文化认同
岭南文化贯穿整个报道活动,在广州的采访在粤韵中开场。粤剧有着三百年的历史,2009年经过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几十年前,红线女一曲《荔枝颂》唱响莫斯科,她的传人郭凤女粤剧新唱,改编的《食荔枝》成为耳熟能详的粤曲。郭凤女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说,粤剧连结着粤港澳三地的文化,粤剧新唱能够让更多人参与传唱,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到岭南文化的魅力。
在珠江上,我们还邂逅了一位新爵士乐的传唱者——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王璁,她将中国古典的诗词谱上爵士乐,用普通话、粤语和英语传唱。“粤语是整个大湾区地区的传统,而英语代表着现代化,将两者结合来演绎中国古典诗词,是古老和年轻的碰撞。”王璁说,“我们希望带着这些作品,这些故事走向世界,走向国际的舞台。”
【大湾区大未来】唱首大湾区的爵士乐给你听
不得不说,2019年“修例风波”给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伤害,也造成了香港社会的撕裂。现在香港已经恢复秩序,由乱转治,但如何修补裂痕、凝聚共识,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想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而在我看来,粤港两地同根同源,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的载体。然而,文化认同不仅仅来自传统文化,也来自新时代的共同价值认同,比如奋斗、包容,尊重多元等等。
在前海,我们采访了深港青年梦工场的来画公司。这是一家动画创意公司,深圳总部有33名港籍青年,占总员工数的33%。创始人魏博说,前年香港社会弥漫的仇恨情绪并没有影响到公司内部,“我们都是一起打游戏、看动漫的年轻人,所以不存在沟通和交流的问题。”他介绍说,两地年轻人因为成长环境不同,工作方式会有所不同,比如香港人从小在竞争环境中长大更有危机意识,而内地的员工则具备国内国际双重视野,能更全面地看待问题。他说,这样的差异在沟通中反而能够相互促进,是一种良性循环。
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收获,上文提及的“港夫广妻”,丈夫李剑禧在香土生土长,他对我说,一些香港青年畏惧到内地发展,是因为不熟悉,但要打开他们的心扉,思维千万不能僵化。
“你不可以跟他们讲,现在内地怎样好,他们没有人听,你只可以用一个比较娱乐轻松的行为,让他们去了解。” 所以,李剑禧和太太孙嘉晞在直播之余,会用短视频记录内地的生活,分享给香港的朋友。
可以说,李剑禧和孙嘉晞在用新潮的方式,让更多香港青年“心理过河”。他们的努力也让人相信只要沟通窗口始终敞开,交流不停不断,人与人之间就可以泛起更大涟漪。当认同激发友爱,当友爱凝聚共识,社会政策才能得以落地,从而达致进一步认同,如此往返,良性循环,湾区发展加速,港澳必将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
“过河越湾”进行时,水到渠成终可期。
作者:李怡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。